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15:33:48   浏览:86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规则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规则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0]20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

  《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规则》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舟曲灾后重建任务,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的通知》(甘政办发〔2010〕198号)精神,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属甘肃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派出机构,对领导小组负责并开展工作。前方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工作。


第二章 职责要求


第三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及领导小组关于舟曲灾后重建的部署,监督《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专项规划(以下统称“《规划》”)的实施;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单位、援建单位和州、县互相配合,搞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及领导小组报告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反映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事项;完成省委、省政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全体会议由组长或组长委托常务副组长、副组长主持,全体成员及办公室人员参加,主要研究灾后重建监督工作涉及面广的综合性问题。专题会议由组长或组长委托常务副组长、副组长主持,参加人员视会议内容确定,主要研究灾后重建监督工作涉及部分单位的专门性问题。
第五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采取多种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和领导小组报告《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以工作动态形式通报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反映工作实绩及问题;遇到重大问题、上级指示、突发事件等情况要以呈阅件形式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中国·甘肃”门户网站的灾后恢复重建专栏发布灾后重建现场工作的日常动态信息。
第六条 甘南州、舟曲县参加前方协调指导小组的领导工作,并承担业主责任。
第七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以“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和“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名义行文。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小组及相关省直部门、单位、州、县制发的报告、通报、函等,以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名义行文,由组长或组长授权常务副组长、副组长签发;与相关省直部门、援建单位前方项目办公室及州、县联系工作,以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名义行文,由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或办公室主任签发。
第八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办公、会议、后勤保障、财务管理、宣传信息、党支部活动等工作制度,保证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第九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树立大局意识,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民族习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灾区社会稳定。
第十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要在相关省直部门、单位、援建单位和州、县的配合下,做好舟曲灾后重建的现场宣传工作。
第十一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要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单位、援建单位和州、县的沟通协调,建立工作衔接、信息共享、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前方协调指导小组不直接指挥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
第十二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要与相关省直部门、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配合国家及相关省直部门、单位检查指导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并参加相关会议,了解情况,掌握进度。


第三章 工作保障


第十三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专职工作人员由省委组织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从相关部门的后备干部中抽调,按照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进行管理考核,工作期限与舟曲灾后重建时限同步。抽调人员的供给关系不变,原则上不再承担原单位分管的工作。原单位要关心抽调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鼓励、帮助其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第十四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工作地点设在舟曲县,所需的办公、车辆、住宿等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安排,舟曲县承担相应后勤保障工作。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要厉行节约,管好、用好工作经费。
第十五条 前方协调指导小组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



第四 章附则


第十六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至舟曲灾后重建工作结束时终止。
第十七条 本规则由前方协调指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

(2005年5月27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药管理,保障人畜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海南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经济特区内从事农药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在本经济特区需经营农药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二)有与其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营业场所不得与餐饮等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场所相毗邻;
(三)有与其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控制设施、措施;
(四)有与其经营农药相适应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五)有与其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资金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申请经营农药的,由所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准,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对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六条 农药经销人员应当具备农药使用和安全防护的专业知识,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农药经销人员负有宣传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责任,应当向农药使用者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安全间隔期、中毒急救措施等注意事项,不得对农药使用者进行误导。
第七条 农药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经营帐册,记载所销售农药的生产单位、进货渠道、产品名称、销售情况等信息。帐册应保存3年,以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查。
第八条 禁止在农药经营场所经营食品、农产品、日杂用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
第九条 在本经济特区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鼓励和扶持研究开发、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
第十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编制农药使用计划,合理控制农药使用量,科学轮换使用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国家和本经济特区推广、限制和禁止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的目录及其适用范围。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和培训农民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民进行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科学使用农药的技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农药经销人员进行有关农药法律、法规及农药使用技术的培训。
鼓励村民委员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民进行农药使用技术的培训。
第十二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履行公益性职能,按照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农药使用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其业务经费纳入省和市、县、自治县财政预算。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雇佣的人员及与其签订合同的农民进行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传授农药使用知识。
第十三条 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标签规定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增加用药浓度和数量。配药和施药时应当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人畜中毒及污染其他作物和环境。
第十四条 施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应当在安全间隔期满后,方可采收和食用。
禁止加工、配送和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
禁止使用农药加工、腌制农产品和海产品。
第十五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的管理,做好对基地环境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并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出售的农产品在采收或者出售前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抽样检测。
第十六条 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运销企业和超市应当对本单位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自检,或者委托中介检验机构检测。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加工、配送和销售。
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点,对进入本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海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在本市场如实公示。对经检测超标的农产品,应当禁止其入市销售。消费者可以自愿到市场检测点检测,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可以要求返还货款,并及时告知工商行政管理人员。
以上检测费用由实施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单位自行负担。
第十七条 中介检验机构应当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认证,方可从事农药残留量检测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监督检测。实施监督检测应当设立相应的机构,具有相应的检测仪器和技术人员。监督检测的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经常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海产品进行抽样监督检测,对每个市场每月至少检测二次,并公布检测结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农产品收购站点和一定规模的生产园地设立检测点,对瓜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
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业、团体伙食单位食用农产品的检测,并及时查处因食用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造成的中毒事故。
对销售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经检测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销毁。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海产品及其加工品农药残留量的举报和投诉,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及时处理或转送处理。
第二十条 农产品和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监督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监督检测机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检;经复检认为农药残留量未超标的,原决定销毁的机关应当赔偿损失和负担复检费用。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实施监督检测的机构和中介检验机构应当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实施监督检测的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中介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二十二条 剧毒、高毒、高残留等禁用农药,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过期报废农药,废弃农药包装和其他含农药的废弃物,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监督处置。
对农药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上述农药危险废弃物需要处置的,应当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移交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发生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事故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组织实施救援或者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事故蔓延、扩大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药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造成农药中毒、药害、环境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四条,农药经营者不具备本规定设定的经营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其农药经营许可证。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农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营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农药经营者未建立经营帐册或者经营帐册记录不明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在农药经营场所经营食品、农产品、日杂用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其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农药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销售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没收违禁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销毁违法生产的农产品,并处违法生产的农产品货值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加工、配送、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其停止加工、配送、销售,销毁该农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三款,使用农药加工、腌制农产品和海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停止使用,销毁该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者未建立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点或者未履行检测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农药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规定确定的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当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农药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 在本经济特区以外、本省范围内从事农药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办法的通知

信政办〔2007〕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信阳市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二月一日

信阳市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共信阳市委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信发〔2007〕1号)精神,结合信阳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招商引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市县重点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

第三条 由各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全程代办服务,指定专人为项目提供由立项到开工的所有审批手续,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第四条 代办服务主要内容:

(一)代办项目立项、审批或报批、办证、缴费等所有审批手续。

(二)代办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三)受理代办项目投资者投诉。

(四)代办项目有关的其它服务。

第五条 代办服务的受理和办理:

(一)受理程序。申请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关证明文件到中心填写《授权委托书》;同时中心向申请人出具《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承诺书》。

(二)办理程序。中心接受代办项目委托后,及时主持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代办项目联合办理会议,确定全程代理服务内容和时限要求,由中心向有关部门发出办理事项《限时办结通知单》。

(三)办理时限。各部门对《限时办结通知单》中的办理事项,能即时办理的要即时办理;不能即时办理的,凡市级审批权限内的,一周内办结;需省及以上部门审批的,由有关部门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并在联合办理会议确定的时限内办结。

第六条 中心在代办服务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报同级政府研究解决。

第七条 中心和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共同做好重点项目代办工作。中心要加强对代办工作的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负责人和1—2名项目代办员,具体负责项目代办工作,及时将审批办理手续报送中心。

第八条 全¬程代理实行免费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向投资者收取规费以外的任何费用。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